大学教学管理须避免“夹生饭”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2-23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上海商学院 邹光勇

 今天,高校早已突破了单纯的经验管理,大都有了健全的部门分工、职能监督及评教考核系统等。然而,在这一系列的组织结构、制度的背后,依然可以看到某些地方管理效率低下、教学理念冲突、评教系统难以服众,以及学风、校风管理不够有效,这些问题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尤其值得警惕和慎思。

  本科教学管理有以下几点问题:首先,学生评教导致师生矛盾由教学矛盾向关系矛盾转化。以前,老师和学生更为主要的是教与学之间的矛盾,而现在,这种矛盾出现了微妙的转化,如今的很多老师已经相当的“市场化”了,主动和学生打招呼,和学生打成一片。关系营销的理念用在了学生的身上,导致了教学矛盾的弱化,关系矛盾的强化。

  其次,教学评价标准难以服众。现在的高校差不多都有课堂教学质量听课评价表。但如果去访谈任课教师,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有看法。不同的课程用一个标准去套,尤其是当这样的评价标准占的比重很大,问题更严重。

  再其次,教学深度与学生兴趣之间难以平衡。以公选课为例,学术性强一些、需要具有抽象思维的课程,不少学生就觉得枯燥难学。在给文科生讲课时,如果讲到一些需要数学作为证明的相关理论,感兴趣的学生就少。也就是说,有钻研精神的学生不多。再如,课间休息时给学生放娱乐节目视频,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要求继续看,专业题材的片段就不愿看了。为了吸引学生听课,老师就会不注重内容本身,而更注重娱乐性和趣味性。

  总体而言,笔者把目前学校这些管理问题产生的负面结果比作是“夹生饭”。执行者往往是硬套各项科学的制度,却依然是用经验在管理,而对于制度,那只不过是应付检查的一些文件而已。一线教师却在这种科学的制度与经验的双重夹板下难以适从,明明知道有问题却又难以表达清楚。一般情况下,问题不会很明显,而一旦面临高校评估、发生意外事件、招生形势不好等情况时,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造假、攀关系、投机取巧等。

  如何突破这种局面?第一,要把教学管理由“压”和“治”变为“拉”和“引”。比如:对于某专业所有的学生都要修的课程,不能各自为政,如果有条件,可推行省市联考制度。总之尽可能的标准化,包括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,可以允许有少量的改变,但不能每年重新制定,这样才能起到指导作用。真正好的大学有两件事情要做:一是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知识获取平台,二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和老师走出去。

  第二,“两线”要主次分明。对于学校管理而言,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看似合理、实则欠妥当的管理文件和管理做法堂而皇之地出来。为什么会这样,其实很简单。我们知道:学校的运作和企业一样有两条线,分别是行政系统(职能部门)和教学科研系统,通常情况下行政系统管理、监督教学系统。然而,最了解教学规律和教学状况的不在行政系统内。所以教学系统应该是学校的龙头,要让行政系统很好地服务教学系统。这就要求:教学系统要和行政系统主动沟通,共同探讨教学问题,并积极采纳建议;行政系统的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,做好服务工作;行政系统是职能部门,直接干预教学管理时要慎重,执行制度时要灵活,更不能用制度压人;学校领导要平衡好教学系统和行政系统两者的责任和权力关系。

  第三,要注重人本管理,形成一种多元、包容的氛围。科学的管理,除了要推行专业分工、最优化和标准化之外,我们还要清楚高校有自身的特点。作为教师,其任务是传授和创造知识,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教学和研究,他的工作不只是标准化,同时具有更多的个性化。

  第四,要有效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冲突。教学型的高校,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务实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。同时,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老师是“眼高手低”的人。所谓“眼高”是指有独到的专业见解,有扎实的文字功底,有突出的表达能力。教学型的院校,部分教师的兴趣点在操作上,所以擅长实践课,同时部分教师兴趣点在理论上,偏好理论研究,这是很自然的事情。但对于教师的评价,教学与科研的比重要衡量好,要让他们都能发挥所长。

  第五,抓管理要主次分明。该管的一定要管,可管可不管的尽量少管,不能本末倒置。比如教学计划、教学大纲不能制定出来就完事了,要监控是如何制定出来的,权威性如何?重点课程的建设是不是符合目前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?对教师的评教是否得当,能否再改进?实践教学怎样丰富?等等,一定不能马虎了事。